中國經濟網上海7月8日訊(作者李治國)第五屆中國國際機器人展覽會日前在滬開展,來自13個國家和地區的包括機器人本體制造商、自動化系統集成商、零部件供應商、軟件應用控制制造商、視覺及3D設備制造商等320余家公司參展。
作者了解到,本次展會現場各類專業會議活動達21場;40余個專業買家團;38萬專業觀眾群體數據、現場觀眾有望達6萬人次。是本年度國內規模最大的機器人全產品鏈專業展覽會。在當前世界自動化的浪潮中,不同行業及市場的自動化發展仍不均衡。2018年國際機器人聯合會的報告顯示,德國的通用行業中機器人在每10000名工人中的使用率達到147臺,而在中國只有11臺。汽車行業是目前自動化程度最高的行業,其機器人使用率和銷售數量均達到同期通用行業的6倍以上。這些數據表明,作為通用行業的一部分,以3C產品為代表的中國電子行業自動化還蘊含著巨大的市場潛力。
電子行業由于其產品更新換代快、生產周期短、任務要求靈活的特點,給自動化設備的應用帶來了許多限制,因此增長速率相對較緩。為適應工業4.0時代的智能化發展趨勢,電子行業亟需以未來為導向的領先自動化解決方案。創新是KUKA一直保持世界機器人行業領先的推動力。KUKA不斷以專業知識與技能更新產品和開拓新的應用領域,致力于為各行業提供定制化解決方案。KUKA研發的AGILUS 系列最新機器人KR 3 AGILUS 面向600 x 600 mm的自動化單元,重新定義了3公斤負載機器人技術,輕量化的設計敏捷而靈活,能夠以最高的作業精度勝任各式各樣的任務。因此即使在極度緊密壓縮的生產單元中,它也能提高生產效率。KR 3 AGILUS 作為在其負載級別中速度最快的機器人之一,是為在生產中始終追求最短循環時間和最高產量的行業量身打造的產品。它為微型工件及產品生產提供最佳解決方案,非常適合小型部件的裝配、拾取與放置、擰螺絲、焊接、粘接、包裝、檢測或檢驗等應用,尤其適用于對空間和精準度要求極高的電子行業。KUKA通過國際領先的自動化技術,為目前規模最大和增長最快的市場之一的電子行業提供創新動力。
傳統的世界生產模式在歐美等發達國家進行研發,將生產環節布局在勞動力成本較低的亞洲。在電子制造業,美國、日本和德國資本集中的趨勢日益顯著,而中國仍然呈現勞動力集中的特點,但同時勞動力成本也在不斷增加。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國際知名品牌紛紛將單個制造環節甚至整個生產線外包以便提高生產效率。在這一世界生產分散化的形勢下,推進生產自動化才能最大程度地保證效率和品質,并且節約勞動力成本。面對工業4.0時代世界生產模式體現出的新特點及其帶來的機遇,KUKA通過不斷革新的機器人技術,為各行業的客戶提供最理想的自動化解決方案,幫助客戶在行業變革中占據領先位置。代表了KUKA開創性技術的KR 3 AGILUS 將成為行業的創新驅動,加速中國電子行業的自動化進程,點亮在工業4.0時代的閃耀光芒。
320家機器人公司“大比拼”,熱鬧的背后,作者感到一絲隱憂。一方面是產品的一哄而上,另一方面則是面臨低端發展的危險。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國擬建和已建成的機器人產品園多達40個,機器人公司更是以每天兩家的速度誕生。但由于缺乏核心技術,國內機器人市場近九成被外資公司占據,本土產品僅占一成,且大多淪為配套角色。
作者發現,國內除少數公司擁有自主研發能力外,多數沒有核心技術,產品大多處于產品鏈低端。新松機器人總裁曲道奎認為,當前國內機器人產品存在低端產能過剩問題。比如,多關節復雜機器人市場中,國外公司占90%;在焊接領域,高難度作業機器人國外占84%。目前,國產機器人主要集中在搬運、碼垛等低端機器人,應用領域多在家電、基礎制造領域?梢哉f,我國機器人在技術層面、作業層面、應用行業層面都處于劣勢地位。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