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無人無車路燈休眠
“我們能獲獎的關鍵,應該是由于來車檢測和智能調光的專利技術。”廣州中國科學院軟件技術應用研究所常務副所長袁峰告訴記者,這一次巴塞羅那的評選主題,綠色環保低碳是很重要的一個方面。
原來,項目組工作人員在路口安裝一個攝像頭,或者通過利用已有的監控攝像頭,捕捉到人或者車的畫面,數據會傳送給后臺管理軟件———云控制中心。云控制中心通過一種基于來車視頻監測的路燈控制管理系統軟件,分析之后,向“集中控制器”下發命令,告訴路燈,有車或者有人經過,燈的亮度需要提高。同時,還可以記錄來車數量。
這種方式非常適用于地廣人稀的地區。攝像頭就像路燈的“眼睛”,云控制中心就像路燈的“腦袋”。“集中控制器”安裝在路燈已有的變電箱內。目前,它們之間的連接通過路燈本來就有的電線進行。
這一年年初,廣州市南沙區逸暉路上的18盞LED路燈都安裝了這種智能照明系統。沒車的時候,燈光的亮度為30%,有車通過,燈光的亮度是100%。實測節能可達78.7%,至今運行穩定。“當然,這是最理想的狀態,如果是在繁忙的市區街道,節能效果不會這么好。”
路燈壞了還可自動報警
根據測算,基于LED燈的基礎上,對公共照明系統機型改造,配合視頻來車檢測功能,一般而言,可以達到44.2%的節能率。以廣州市南沙區為例,全區約有35000盞路燈,每年可節約電費855.92萬元,預計2.64至2.77年可收回成本。
備受關注的節能效果,并不是袁峰的“最愛”。通過電腦、手機等終端,隨時查詢每個電燈的狀態,進行設備信息維護,在路燈故障時主動、精準的報警,不用工人巡查路燈,這種省人工的作用才是他認為最佳的方案。
目前,廣東省東莞市以及四川等地,已經開始根據不同路段的需要,加裝功能不一的智慧照明系統。
世界智慧城市獎頒獎時評價稱,廣州市的智慧照明項目非常新穎,并且綠色低碳,是很好的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