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廣州)國際演交會閉幕式上的《廣州歌謠》現場推介。
資料圖片
氣溫驟降難擋觀眾熱情,國際紀錄片節影迷通宵看片;演交會新穎的現場展演吸引外國嘉賓熱贊,紛紛表達合作愿望;天河峰會全球160位文化精英坐而論道,一票難求……繼財富論壇之后,廣東廣州迎來又一國際性盛事——“廣州文化產業交易會”于12月11日至24日舉行,花城廣州掀起文化熱潮。
六大板塊文化盛典
“廣州文化產業交易會”整合六大平臺打造文化“廣交會”,串聯起文化產品從創意、生產到營銷、落地的全鏈條,碩果累累。
廣州國際紀錄片節成交額創歷年最高紀錄,4天達成意向交易額5.19億元,比去年近4億元交易額增加1億多元。
中國(廣州)國際演藝交易會吸引了來自美國、法國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232家機構參會,交易額達到3億元。
中國文創產業大會天河峰會8場文創產業大咖巔峰對話、九大產業主題盛會紛紛登場,吸引了160多位海內外頂級專家跨界交流、思維碰撞。
第三屆廣州國際文物博物館版權博覽會匯聚了全國110多家博物館和文化企業開發的特色文創精品300件(組),讓束之高閣的文物走近市民。
首屆廣州國家廣告產業園“1212創意中國”論壇拉開帷幕,廣州全新城市形象標識正式向全球發布。
中國規模最大藝博會——廣州國際藝術博覽會薈萃來自38個國家、390家藝術機構的2萬多件原創藝術精品,成交額創紀錄達6.6億元。
通宵看片一票難求
160多名頂級文創人才云集,一票難求!2500張入場券被上萬人熱搶,不得不關閉搶票通道,這是中國文創產業大會天河峰會的盛況。“通過打造不同平臺,文交會將演藝界人士、文化愛好者聚集于此,以找到更多的機會。”國際創意經濟專家約翰·霍金斯為此點贊。
12月來廣州看紀錄片,已成為不少人的生活習慣之一。“廣州能舉辦這樣的紀錄片盛事,真是影迷們的幸福。”這是“金紅棉影展”通宵場不少影迷的切身感觸。《百心百匠》放映結束時已是深夜,但仍有大批觀眾意猶未盡地留下來跟主創們交流,聽他們講述影片背后的故事。第一次參會的加拿大國家電影局英語制片部執行總監米歇爾·范·柏申科認為:“在中國,一股紀實力量正在形成,它正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國際紀錄片人才匯聚于此。”
中國(廣州)國際紀錄片節組委會常務辦公室副秘書長張鸝感嘆:“紀錄片節在廣州越辦越好,與這座城市的觀眾有很大關系。好幾個國家帶著錢來參加廣州紀錄片節,希望能在這里‘淘到寶’。”借助文交會這個平臺,中國的紀錄片人能更順暢地與國際市場對接。
體驗一下雕版年畫的制作過程,買一盒“朕知道了”網紅紙膠帶,把萌萌噠Q版兵馬俑帶回家……在12月15日開幕的廣州版博會上,前來逛展的李女士贊嘆道:“原來版博會好有趣,有這么多網紅文創產品。”版博會打造了一個傳承與創新中國優秀文化的跨界文化盛會。
12月17日,“創意中國”論壇上,全新廣州城市形象標識正式向全球發布,現場無處不體現著腦洞大開的創意,簽名從移動端飛快顯示在大屏幕上,展現新科技在創意領域的應用。
“4K”技術成為一大賣點
“讓中國成為世界的舞臺,讓世界成為中國的舞臺”,廣州文交會創新傳播手段,借助各大文化交流平臺,講好廣州故事、中國故事,向全世界展現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
此次廣州演交會上,劇目推介現場展演環節吸引了很多外國采購商的目光。“以前的劇目推介很分散,缺乏專業推介,觀眾寥寥。這一年廣州演交會推出了長約10個小時的劇目推介環節,每個劇目片段進行20分鐘表演,20臺嶺南及中國精品劇目在此集中展示,實驗劇場坐得滿滿的”,演交會總監徐彬介紹。美國中西部劇院聯盟首席執行官戴維·法拉爾贊揚:“現場展示給了我們更直觀的了解和感受,知道這個劇目好在哪里。”
劇目片段“真人秀”受熱捧,廣東木偶劇團、廣州歌舞劇院等院團的節目受到強烈的關注。
觀看了推介劇目《垃圾大戰》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木偶聯會秘書長伊黛婭·奧泰古伊說:“這是至今為止我看到的最棒的現代木偶劇之一。雖然只是看了幾個片段,我已經迫不及待地想要觀賞全劇了!”臺灣廣藝基金會執行長楊忠衡感嘆:“國外嘉賓紛紛表示贊嘆。”
同時,廣州運用科技創新的傳播手段講好故事,4K技術成為活動中的關鍵熱詞。《最后的沙漠守望者》《廣府春秋》等4K片,高峰時需排隊觀看。紀錄片商店交易中心還專門開辟了4K紀錄片交易專區。在RED高清攝影攝像公司中國區總經理吳剛看來,廣州率先設立4K版權交易中心國際領先,他很欣賞第一個吃螃蟹的精神。
千年商都將成文化中心
于城市而言,文化的發揚光大,兩個基礎條件很重要:一是傳統文化底蘊,有輝煌的歷史;二是強大的市場消費力量,國民消費力強。這兩個基礎條件,廣州都具備。廣州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文化消費去年位居全國內地市場第一,人均文化娛樂消費支出4991元,占城市家庭人均消費支出比重為13.1%,發展文化產業條件得天獨厚。
廣州文化產業在整個經濟總量的比重也越來越高。2016年,文化產業增加值1050億元,占GDP比重5.3%。2017年,文化產業增加值預計1200億元。數據顯示,陳家祠、廣東省博物館每年觀眾均過百萬,廣州圖書館讀者數和借閱量全國第一。
“廣州舉辦文交會非常國際化。”在文交會上,約翰·霍金斯作出預測:“對一個城市而言,文化與創意聯系在一起將會創造出巨大的能量。”多名專家表示,廣州有望成為文化科技創新高地。世界知名的投資、制作、播出機構都扎堆廣州,行業精英云集,這里面對面接觸機會和合作比以前激增。
許多來廣州的中外藝術家盛贊這里的文化氛圍和生活環境:“廣州人看紀錄片,就像在看自己的生活。這一點讓廣州與其他城市很不一樣。”張鸝感嘆。廣州崇尚開放包容,城市氣質低調務實。這種人文氛圍也塑造了海納百川的精神氣質——既有博覽天下的寬廣視野,也有直視和期待美好生活的平和之心。
“沒有哪一個地方比亞洲更吸引我了。過去一年半我們都在廣州拍攝海上絲綢之路,一路拍攝,一路發現越多美妙的故事——有很多中國故事并不為西方所知。”美國公共電視臺主持人和制片人、美國電視界最高獎項艾美獎得主杰弗里·萊曼在廣州紀錄片節上感言。他的作品《一個美國制片人眼中的海上絲綢之路》覆蓋了全球約27億觀眾。